测一测,你的体质是“绿茶型”还是“红茶型”?
喝茶这件事,贵在“因人而异”。选择一杯适合自己体质的茶,比喝名贵的茶更重要。
喝茶这件事,贵在“因人而异”。选择一杯适合自己体质的茶,比喝名贵的茶更重要。
不是那种加了糖浆的奶茶,是真·茶叶,清水泡,放冰箱里一晚,第二天拿出来喝,清得像山泉,苦得像生活。
由安徽农业大学牵头制定的《茶叶化学分类》技术规范(ISO/TS 5617:2025)近日正式发布,该标准已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认证。这是继2023年安徽省主导发布《茶叶分类》(ISO 20715:2023)后,在茶叶国际标准化领域的再次突破,为安徽省乃至
采摘是一场耐心的考验。你不能像摘草莓那般随意,必须全神贯注,避开那些张扬的或隐藏的刺。我用祖父教我的法子,拇指和食指精准地捏住果柄,轻轻一旋,“啪”一声轻响,那颗沉甸甸的“糖罐子”便落入掌中。稍有不慎,指尖便会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留下一个殷红的血点。祖父看我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近日正式发布《茶叶化学分类》技术规范。该标准由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教授牵头研制,是我国在茶叶国际标准化领域又一重要成果。
9月23日,第八届莫干山会议在德清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全国“三农”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作为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届“三茶”统筹莫干山黄茶大会同期举行,来自全国黄茶主产区及行业学会、协会、企业
西汉《僮约》写“烹茶尽具”,茶就从山野草木,变成了百姓灶台上的寻常物。
9月5日,湖北红绿黄茶业有限公司(大悟)员工在车间制作黄茶。该公司从安徽农业大学引进黄茶制作工艺,通过“高校+企业+合作社”模式,新建自动化生产线,年加工鲜叶500吨,让夏秋茶叶从“粗枝大叶”变“金枝玉叶”,精湛的制作工艺和醇厚的口感,畅销欧洲国家和地区。全媒